发布时间:
2018
-
12
-
28
点击次数:
14
专业方向:
学会任职:
个人简介:
[对于新时期产业政策可能的走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认为,未来产业政策的转型思路要按照可接受性和管用性的原则,实现产业政策“总量要减少,有效性要提升”,同时要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近期,“‘产业政策:总结、反思与展望’再讨论暨图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召开,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北大博雅讲坛共同主办。“产业政策的争论点在于,哪些产业是新的,政府怎么知道哪个产业是新的,可能会变成我们将来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林毅夫在讨论会上所提出的上述问题,点出了产业政策长期以来被广泛讨论的两个重点:产业政策的迭代、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新产业需要新政策扶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技术……特别是在“新经济”概念风头正盛的当下,由新技术推动的新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点,而其具有的不同于以往的业态和模式正在推动传统企业边界、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往的产业政策比较有效的领域多是在制造业,或者可预见、可预测的产业范围,但是在新经济领域,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都有完全不同的规律,如果还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恐怕要有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以平台经济为例。据公开报道,阿里、百度、腾讯和京东等全球十余个大型互联网公司均基于平台模式运营。伴随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不断加深,平台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与产业融合的范围越来越广,平台逐步由一种商业现象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形态。“面对新经济,如果用原有的产业政策,包括鼓励和监管的政策,实际上会把一个新型的产业治理成一个传统的产业,这是非常不利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玲认为。不仅如此,陈玲进一步表示,新经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将政府和企业的边界进一步融合。平台本身不仅是市场主体,同时也是市场基础设施,进而,在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里,算法充当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