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11
-
28
点击次数:
60
作者:品牌协会执行会长刘卓军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对我国技术创新、创新型企业、创新性产品、创新性服务的进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质量是文明社会和社会文明必须关注的大事,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从管理和实践的角度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J.M. Juran)则认为,质量是持续不断的革命,演奏着质量规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永恒三部曲。具体来讲,迈入质量新时代就是要“把产品做好、把工程做好、把服务做好、把管理做好”,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到“把人做好、把事做好”,而其中人的态度、素质、技能和负责精神是重中之重。质量关乎到幸福感受、关乎到竞争力。质量的获得、提升和改进必须要有持续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规文件为全面提升质量水平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国务院先后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及这次《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谋篇布局指导着我国不同阶段质量改进提升事业的发展方向。技术上,网络媒体和大数据为质量监督提供了更为迅捷的渠道和更为精准的朔源分析能力;人工智能为消除人的失误乃至做到质量上的精益求精创造了更大的可能。从更为本质的角度看,标准和质量是一对难以割裂的事物:产品、工程、服务好不好,达没达到要求、是否具有满意度,总要有标杆、有标准进行衡量。很明显,对于生产产品、实施工程、提供服务的一般工作流程和过程,其中的很多环节往往需要标准化,为的是保证工作流程的质量。做事的方式不对、不规范,产出的结果往往也很难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