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摘自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17
-
05
-
02
点击次数:
42
从上世纪80年代一条买卖电子产品的商业街到成为国家首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用了8年时间。如今三十而立的中关村,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为实现“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的华丽转身插上一双翅膀。 联想、京东、小米……提到中关村,大家首先想到的这些“网红”企业,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中关村内还有一大批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企业,安泰科技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多家科研院所掀起企业化转制浪潮,由钢铁研究总院牵头发起成立的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2000年,安泰科技成为由中央直属科研院所转制成立的企业中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如今,安泰科技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2016年实现营收达到40亿元。 “对安泰科技来说,‘一带一路’的实质就是国际化战略的落实。未来,安泰科技将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加速国际化战略推进,包括加速产业升级、提高出口比例等。”公司总裁助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陈哲告诉记者。迈入新世纪,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路上一直勇敢尝试,但相当长时间以来却陷入“两多一少”的模式,工程承包多、资源开发多、实体投资少。“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新的方向——国际产能合作。2014年,安泰科技投资近5000万元在泰国设立的专业生产高端金刚石工具的子公司完成建设并投入试生产。几年来,利用泰国地理优势、成本优势和优惠政策,公司实现平稳、快速发展,2017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发货数同比增加25%。 “从目前收到的订单来看,二季度仍将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前景看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使安泰科技金刚石工具这一传统业务重新焕发生机。”安泰科技泰国工厂的设立,有效化解了美国对我国金刚石工具反倾销及实施高额关税的风险,推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显著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一项目也给当地带来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