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2500018

在变化中成长和成熟

日期: 2018-11-09
浏览次数: 72

纵然是一种悖论式的陈述,却是可以普遍认同的道理:世界始终都在变化是永恒不变的。如果社会没了变化就如同一潭死水,也就没了生气、没了色彩、没了机遇、没了发展、没了意义。

在变化中成长和成熟

发展本身当然是一种变化,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任何社会及市场的行为主体都必然需要在变化中成长并走向成熟。

变化的种类很多,包括可认识和可理解的变化、可应对的变化、可控式变化、渐进式变化、明显剧烈式变化、颠覆式变化、可逆式变化、不可逆式变化、可预判式变化、不可预判式变化和随机式变化等等。相对于任何的行为主体来说,还有被动式变化及由源于行为主体的因素而引发的有意图的或预料之外的变化。而成长本质上反映着进步以及不断的进步,成熟则是主体的社会行为能够更多地带来效益而不惹或少惹不必要的麻烦。

成长和成熟将是贯穿行为主体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永恒话题。对企业来说,其成长和成熟不能完全按所拥有的人员、生产、市场及经营规模来衡量,企业的成长和成熟需要有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培育和保持起来的竞争力、需要真心持有尊重市场和顾客(用户)的态度,需要有敬畏规则、敬畏诚信、敬畏团队成员、敬畏现实的文化。对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来说,还要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珍爱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声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为此,企业的应变能力必须加强到更高的程度。首先要在判断和把握企业内外部的变化因素、变化方向、变化趋势、变化速度和变化力度等方面下大的力气,可以凭借经验但又不能陶醉于经验主义,特别地有不少情形根本就没有过去的或类似的经验可循。所以,需要重视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鼓励群策群力。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最有积极影响的社会变化。由于要冲破一些旧有观念的束缚,理论和认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无奈和必然的选择,其结果是形成了务实干、“不争论”的发展局面,展现出了中国人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勇气和智慧。这个模式比起其他一些文化普遍接受的试错(Try and Fail)模式要高明得多,是一种更有进取性的伟大创举。

改革开放这种变化带来的成果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的经济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40年前相比,民生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整体改善。《中国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表明,在规模以上的内资企业中,民营企业已经占到65%以上;各类民营企业的数目已经超过2300万个,不论在经济产出贡献和就业人员吸纳上都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体制机制的变化叠加上技术创新的发展,使企业和民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及它们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好处,体验到了包括共享经济在内的各类新生经济和产业业态带来的机会,也培育出了阿里、腾讯、华为、百度、京东和小米等有代表性的企业。

中国的整体经济在持续成长的基础上如何变得更加成熟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必须面对的问题。世界经济体之间经济摩擦和利益碰撞也和变化一样是永远存在的,只不过有时“温和”有时剧烈。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以“变”应变,但这个“变”希望是稳妥的变而不是乱变。政策制定部门和相应的企业都应沉着、冷静、保持定力。

中国存在多种经济形式体现着一种综合优势,为着中国的整体经济和社会走向成熟,所有企业都要在不断成长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成熟。企业无论是公有还是民营,体量大、名声大,就会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例如,涉及出行的安全运营出了问题的必须反思整改;企业掌门人被曝光有了不端行为并产生恶劣影响的必须接受社会的惩罚。几天之内就有几百亿元市值蒸发的典型案例特别应当对有所成就的各类企业成为警钟长鸣的教训。

企业不仅应追求经济利益也应树立正面的社会影响,后者是企业真正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说到底,企业要变得成熟,企业家首先要成长成熟。


Copyright 京ICP备13048519号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